站内搜索:

政务手记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手记
  • 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更新时间:2015-01-08 浏览次数:319 信息来源:鹿心社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发展升级的支撑。推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必须把县域经济发展升级作为推进全省发展升级的重要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为此,我们必须更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要加大力度深化各项改革,建立完善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承接下放到县(市)的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加强后续监管,确保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规范、高效运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完善行政执法管理,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银企之间联动,建立和拓展投融资平台;加快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扶持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发展融资租赁、担保公司等融资性中介机构;积极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试点,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问题。

    要全面推进扩大开放。牢固树立开放理念,统筹推进开放型经济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提高县域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切实改进招商引资方法,认真分析本地主导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创新思路、改进方法,组织精干专业的招商小分队,按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有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的招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人才招聘难等问题,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升级、管理升级;加强创业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积极鼓励本地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严格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好良好的市场秩序,主动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努力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投资创业环境,树立开放、务实、诚信的好形象,打造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经济生态。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迫切需要省直各部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共同凝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强大合力。深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完善试点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和配套政策,凡是能减的尽量减、能放的坚决放,从而最大限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松绑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