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民的社区警务室,就在湖州吴兴区一字桥社区最热闹的一条街上。
今年55岁的他,身高1米8,人清瘦。他的办公室,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对讲机,时刻开着。四面墙上,都是周边群众送来的锦旗,有面锦旗的落款是环渚乡的。“有时候锦旗送过来,看着落款的人名、地名我才知道,哦,我还帮过这里的人。”他笑着说。
三个月没回家没沾床
李伟民1997年开始做社区民警,17年来,每天晚上8点左右,他总要先到辖区转一圈,第二天凌晨开始巡逻,没事的话凌晨3点回警务室休息。
一年365天,天天夜间巡逻,长时间睡眠不够,受得了吗?“你看我,白天不是也照样精神抖擞。”李伟民笑着说,他养成习惯了,早了睡不着。
那时他的办公室比现在更简陋,一间房里仅摆得下一张桌子两个凳子。那三个月,李伟民没沾过床,困了就靠在桌上打个盹。最后,连警务室门口一个卖早点的小贩都看不下去了,跟他说:李警官,你这样要垮掉的。李伟民摇摇手:没事。
他的“玩命”,社区居民都看在眼里。时间长了,不少居民就把他当成自家亲人一样。
社区警务室的后院,有一条狗,唤作“小灰”。说起这条狗,有一段故事。
2011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李伟民在巡逻时,盘查一名可疑人员,却被对方打了。第二天,他的嘴肿得张不开。常到警务室坐坐的居民小褚,发现了他的异样。听完了整件事,小褚比被打的李伟民还要生气,说:“李警官,你等着,我家的狗马上要产小崽了,我给你留一条,以后夜里巡逻好吓唬吓唬坏人。”
一个多月后,小褚把一条壮壮实实的小狗抱给了李伟民。
破案被蚊子叮得像发水痘
李伟民还是一个擅长破案的社区民警。
2014年5月初,他在夜间巡逻中,盯上了一对偷电瓶车的“夫妻档”,在跟踪一个多月后,终于将偷电瓶车的夫妻俩人赃俱获。而他的脸上身上,也被蚊子叮得像孩子发水痘一样。
李伟民的日记上,详细记载了他跟踪调查这个电瓶车盗窃案的经过,前前后后记了37页。除了两名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他还手绘了一张两人的行迹线路图。
6月18日,在他摸清了这对“夫妻档”的住址,确定好详细的卡点和抓捕路线后,他和同事合力抓住了这两名嫌疑人。
李伟民的办公室置办了一套破案设备:一副高倍望远镜,一台手提摄像机,一部小照相机。
尤其是望远镜,是李伟民破案的好搭档,每晚巡逻都带着。用了才不到3年,望远镜棱角上的油漆都被磨光了。
社区民警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
“宁可自己少休息十分钟,也要让百姓多安宁一分钟。”李伟民的日记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他说,父亲是乡党委书记,老党员。以前,无论他参军、转业到公安部门,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上,父亲都会送他一个笔记本,并在扉页写上“为人民服务”。而身为一名党员,他一直把这五个字牢牢记在心里。“我做社区民警,就是想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
当了17年社区民警,李伟民获得了很多荣誉——“全省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十大“王法金式好民警”、公安部2003~2004年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等。他坦言自己是个对着镜头就会“不自在”的人。
他的家庭也不富裕,宝贝望远镜是他瞒着妻子买的,花了1700多元,比妻子一个月的工资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