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人才的开发效益在缺乏合理使用和有效激励时,只能发挥20%~30%,而在科学合理的使用和良好激励下,将发挥到80%~90%,这充分说明了人才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如何用好用活人才?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好“四用四不”。
用其所长不埋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每个人的长处短处有时候是相对的,从这个角度看是长处,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就成了短处。合理使用人才,就在于是否善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专长和优势,根据人才个性特点安排任务,发挥长处,避开短处。美国企业家乔普顿说:“让争强好胜的人去抓生产,让好大喜功的人去开发市场,让斤斤计较的人去管理仓库,让吹毛求疵的人当质检员。”深刻而又透彻地阐述了这一道理。寓言《西邻五子》说:“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蒙,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蒙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皆不愁于衣食焉。”这位西邻公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根据其不同的情况,安排不同的工作,让朴实无华的务农,机智敏捷的经商,瞎眼的卜卦,驼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如此安排,既发挥了各人的长处,又避开了各人的短处,可以说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之典范。用好用活人才,就是要善于扬长避短,做到不以言容而舍才,不以小疵而掩才,不以妒谤而毁才,不以好恶而弃才,不以卑微而轻才,真正做到“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使每个人的专长和比较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用当其时不耽误
用人之道,当在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勿在其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时叹之。人才开发与其他资源开发相比较更具时效性。用当其时,就必须抓住人才能力的“黄金期”,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对年轻优秀人才一定要早发现、早扶持、早使用,让他们在创造的高峰时期唱主角、挑大梁,发挥出最大潜能。不要熬年头,等到积极性没那么高了,上进心也没那么强了,身体也没那么好了,才提拔使用。用当其时关键要把握好三个辨证关系:一是讲台阶而不抠台阶。古人讲:“宰相必起于州县,猛将必发于卒伍”,说的是治国安邦之才,必须经过基层实践和必要台阶的锻炼。但是,也不能死抠台阶,如果不承认和正视差别,不管素质高低,不问能力强弱,大家都“齐步走、踱方阵”,在选拔使用上搞平衡、讲照顾,其结果就会压抑和埋没优秀人才。二是论资历而不唯资历。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论资排辈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资历在一定程度上看,反映了人才经验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选拔使用人才要看资历,但不能把资历绝对化。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用人唯资,就会僵化和凝固,就会失去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从而停止前进的脚步。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人才使用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论资排辈、学历当关、年龄划线”的现象,按照年资往下排,一茬一茬顺着来,愚贤一概,必与格合,使得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人才,因资历较浅而难以得到重用。相对而言,年轻人资历浅一些、经验少一些,这是客观事实,但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有效方法。三是“年轻化”而不是“青年化”。在一个人才团队中,“老、中、青”相结合比较科学,既要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又要有“中流砥柱”的中年,还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一方面形成梯次结构,寓培养锻炼接班人于有规律的动态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使人才团队充满活力,稳重成熟,胜任工作。要敢于启用一批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年轻人才,对他们不抱成见、偏见和短见。但是,也要防止把“年轻化”等同于“青年化”,要重视使用各种年龄段的优秀人才,防止人才资源的浪费。
用当其位不浪费
岗位好比舞台,人才好比演员,选人者自然就是导演。导演必须根据舞台的大小和角色的需要来选定演员。同样一个人,在某个岗位是人才,在另一个岗位就不一定是人才,有文凭不一定有技术,有技术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不一定有水平,有水平不一定有文凭。因此,必须根据岗位需要来挑选人才,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能随意“拉郎配”,搞“高消费”、“花架子”。要从按职位空缺选配人才,转变为按岗位任职要求选用人才,从一般性的安置转变成对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配齐人头转变为配优配强班子和团队,从专业互补、性格默契、个性共容的最佳组合出发,提高人才配置水平,增强团队整体效能,达到“1+1>2”的效果。用当其位关键要坚持适才适所原则,做到充分尊重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不仅要考虑人才的专长,还要考虑他们的气质类型和兴趣特征,尽可能地安排他们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组合。
用人开放不自闭
用人,就像在乱石中采玉,唯有独具慧眼,才能够从貌似平庸的石头中找到价值连城的美玉。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有爱才之心,有识才慧眼,不断强化开放的用人观,坚持做到“四个一”: “一把尺量准”,就是要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和使用人才; “一盘棋走活”,就是要支持和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注重人才团队的合理搭配,优化团队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鼓励人才毛遂自荐,尽可能从不同人才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志愿以及长远发展等方面考虑安排不同的岗位,并通过有效组合,提高绩效,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 “一碗水端平”,就是要不讲亲疏、不凭关系,不厚此薄彼,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和谐氛围,让人人都有一个靠德才赢得尊重、靠努力赢得进步、靠奋斗赢得成功的环境; “一切才用好”,就是要不论国内、国外,不分刚性、柔性,不管所有、所用,只要适合地方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只要能献智出力,创造业绩,作出贡献,都是我们需要的人才,都要不拘一格,广纳贤才,为我所用。
(作者系江西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