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辉,一个极平凡的人,平凡得让人难以留下较深的印象。她浓重的方言,外地人很难听懂。就这么一位平常的女性,却在当地是响当当的名人。她的身份不过是通城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论级别,算高配了的正科级。近年来, 她先后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感动咸宁十大人物” 等光荣称号。中共通城县委、咸宁市司法局党委多次向全县、全市党员干部和司法机关发出“向续辉同志学习”的号召。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这位法律援助工作者——续辉,她眉眼间写着慈善,步履间透着执着。采访她的过程,就是触动灵魂、洗礼身心的过程。
“法律援助工作者不能为钱而忙”
续辉1963年7月15日出生,在四姊妹中排行老三。续辉告诉记者,她父亲做过县公安局局长、县政法委书记、县政协主席,是通城有名的清官。父亲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扶弱济贫,善待他人。她是最像父亲、受父亲影响最大的一个。续辉说:“父亲没有给子女留下什么财产,但留下了好名声,留下了人们对他的怀念。”
续辉中学毕业后,自修了武汉大学法律专业,她1979年参加工作,第一站是县电力公司。1981年她调到司法局,是奉了父亲之命。人家说她是“从饭锅里跳到粥锅里”。那时司法干部青黄不接,父亲硬是把爱女从一家效益很好的单位拉到司法局这“清水衙门”。从此,续辉再也没有离开过司法岗位。
1998年,时任通城县司法局公证律师管理股股长的续辉主动请缨,揽过一份一无基础、二无保障、三无人手的苦差事,当起了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虽说是“一把手”,实际上没有一个“兵”。对这一选择,很多人不理解。有人说她出风头,沽名钓誉;有人说她没脑子,不知深浅。偏偏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得到了父亲的支持。老人家说,有偿服务的律师工作要人做,无偿服务的法律援助更要人做。既然做了法律援助,有偿服务的官司就别打了。倘若收几次钱,尝到甜头,就会总想着发财,慢慢成为钱的俘虏。“法律援助工作者不能为钱而忙。否则,就会忘了公平和正义。”
要算经济账,续辉这一选择是睁着眼睛吃大亏。在律师行业,续辉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几笔官司下来,收入不菲,而律师本来是既挣钱又受人尊重的行当。要算政治账,也不划算。法律援助是一项新业务,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会前功尽弃,噬了老本。算起家庭账,她亏欠更多。她把全部精力献给了那些她帮助的对象,根本没时间顾及家人。对她知根知底的丈夫好言相劝:“一个女人家,上有老下有小的,何必干这差事?”丈夫哪里知道,从父亲身上继承的贫民意识和责任感,使续辉“吃了秤砣铁了心”,她认定了这份“吃亏不讨好”的职业。
甘当“太平洋警察”
上任不久,续辉印了一大摞法律援助联系卡,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发放给群众。一开始,相信的人不多。
有一天,一个叫郑忠国的残疾人,开着麻木载客,行驶途中,突然被半空中飞来的不明物砸破了头,血流不止,郑忠国被送往医院。由于伤害主体不清,一时得不到赔偿的一家人无钱支付医药费,住在医院里一筹莫展。续辉了解情况后,主动给予他法律援助,多次配合110取证,四处寻找乘客和目击证人,最后找到了房屋产权单位和管理部门,做通了工作,帮郑忠国解决了医药费。有同事劝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没谁给你布置任务,何必那么费劲!续辉说:“我是凭良心做事,不是做给人看的。”
司法局办公室主任杨波回忆,法律援助中心正式挂牌那天,局里搞了一个简单的揭牌仪式,没有邀请任何外单位人员。但那天一大早,不断有麻木聚集在司法局大门附近,不到一小时,长长的街道上已停了近百辆麻木,路上还有一串串大红的鞭炮。原来,这是得到消息的麻木司机和家属自发前来祝贺的,以表达他们对续辉的感激之情。
对续辉的工作,她的丈夫并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放弃挣钱的行当不做,每天为那些破衣烂衫的人忙前忙后。后来,当续辉经常带一些孤苦小孩和老弱病残的人到家里来,他忍无可忍了,离家出走达五年。那时期,续辉很苦,也很委屈,没有人帮忙,也无人倾诉。亲戚都不理她了,也有同事说她像“太平洋警察”,管得太宽了。司法局一位副局长说:凡是到我们局里来的,80%是找续辉的。事实的确如此,份内的事,她当仁不让;份外的事,她也一管到底。无论是办案,还是调解;无论是接访,还是救灾,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续辉自己也说:“我就是这样,做什么事容易上瘾,怎么也丢不开。其实我也有成就感,看见那些孤苦的人开心地笑了,我也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2011年6月10日凌晨,通城县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山洪。续辉家地势较高,没有进水,但窗外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她怎么也睡不安稳。迷迷糊糊之中,她感觉手机在震动,原来她曾给予过法律援助的当事人阿丽家被水淹了,母女俩困在一楼没过膝盖的水中。阿丽没有向110和自己的至亲好友求救,而直接打电话找续律师。续辉放下电话,提着鞋,一口气跑到阿丽家。不会游泳的续辉,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在阿丽家门前呼喊,好几次险些被洪水冲走。身单力薄的续辉拨通求救电话,找来几个人,一起把阿丽母女救出。获救的母女向续辉再三鞠躬,感激不已。
续辉说:“你们在危险关头将生命托付给我,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听说锡山公寓受灾严重,被困人员较多,她又直奔那里,参与救援。正巧县长也在现场指挥抢险。到了上班时间,续辉家也没回,早饭没吃,直奔办公室,但错过了局领导召开的会议。局长责备她为啥迟到了,续辉作了自我批评,但并没有告诉他救人的事。后来县长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表扬了续辉,同事们才知道真相。
助人要有一颗“菩萨”心肠
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续辉说:“这是奉献爱心的岗位,没有‘菩萨’心肠是难以胜任的。”在她开展的一系列法律援助事务中,都体现了这份爱心。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36岁的民工胡荣(化名)在一建筑工地粉刷外墙时不幸坠楼身亡,留下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孩子。家属要求施工单位给予赔偿,但双方就赔偿数额僵持不下。续辉听到消息,赶去调解,召集施工方、建设方等六家代表商议,让他们每家拿出5万元,合计30万元给胡荣家属。从下午五点一直到转钟一点,总算达成协议:第二天到法律援助中心交钱。但一觉醒来,施工方的包工头反悔了,硬说5万元太多,要续辉帮忙说说“能不能再少点”。续辉非常激动,对包工头说:
“5万元多么?你几个月就赚回来了。人家一条36岁的生命,没了!还有一个残疾妻子和两个孩子。你说人家一家人怎么过!”包工头被镇住了,也被感化了,立即到银行取钱。
还有一个例子。2009年5月25日上午,一个拖着病体的男子走进法律援助中心,他叫李春风,是当地一个村民,时年40岁,与12岁的儿子李博相依为命。李春风说,八年前,妻子邓某抛家弃子,后又起诉离婚,被县法院准许。李春风被迫上诉至咸宁市中院。然而2009年正月,一场无情的火灾将李春风家烧了个精光,随后,李春风被查出患了肝癌,而且是晚期。他无力支付二审的律师代理费,代理人不肯出庭。续辉当即受理此案,并与咸宁市中院联系,请求延期开庭。通过调查取证,查看一审案卷材料,续辉向咸宁中院提出了新的诉求,要求原告邓某支付儿子的抚养费。观点法理充分,入情入理,被中院采纳。
案件胜诉后,续辉回访时,得知李春风的左腿是三年前帮人挖矿时致瘸的,一直未获赔偿。她又主动为其代理了人身伤害赔偿案。考虑到当事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如通过诉讼途径恐为时已晚,她多次找雇主协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使雇主与李春风达成协议,分两次赔付15000元。当拿到第一笔5000元的赔偿款时,命运多舛的李春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协议生效20天后,李春风去世了。临终前嘱托亲属无论如何到县法律援助中心找续主任,向她表示感谢。由于李春风下葬的钱没有着落,续辉顾不上炎炎烈日,找原雇主要回第二笔赔偿款10000元,送到他家属手中,使逝者得以入土为安。
“续妈妈是再造灵魂的教母”
为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辩护是最让续辉揪心的事。十多年来,续辉援助过的未成年人逐年增多。每当接到此类案件,她总是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援助。她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一名女性的细腻、善良和温情,给失足者以慈母般的关怀,唤醒他们沉睡的良知。
广西残疾女青年钟君(化名)就是典型之一。2008年寒冬腊月,一起盗窃案摆在续辉面前。派出所将在通城街头行窃的23岁的钟君抓获,赃款和赃物折价共计5万多元。依照刑法,钟君应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起初,接不接这案子,着实让续辉犯了难,她太恨小偷了!她好不容易为儿子攒下的一点学费,被小偷洗劫一空。但当了解到钟君的身世后,续辉拿定了主意。原来,钟君从小失聪,幼年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对这个残疾女儿不闻不问。为给中风偏瘫的父亲治病及供弟弟读书,钟君于2007年开春后外出打工。不谙世事的她被人骗到武汉并胁迫加入盗窃团伙。“这孩子坎坷的身世,使我对她怎么也恨不起来。我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帮帮这孩子吧,多可怜!”续辉说。
续辉对该案进行了认真梳理,在法庭上,她声情并茂地为钟君辩护:钟君系胁从犯,且身患残疾,归案后认罪态度好,请求法庭减轻量刑。最后,续辉的意见被合议庭采纳,钟君被判处5年徒刑。
庭审结束后,钟君低着头,默默地走出法庭,赢弱的背影显得落寞凄凉。这时,细心的续辉发现,大冬天的,钟君脚上穿的竟是一双塑料拖鞋;空空的棉袄里,连一件毛衣都没有。续辉请求法庭让钟君过一会再走。得到允许后,续辉赶紧跑到街上,给她买好棉衣棉裤,又到餐馆给她端来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当她抱着棉衣棉裤,捧着汤面来到法院时,刚才还一脸冷漠的钟君一下子流下眼泪。她跪在地上,拉过续辉的手,含混地喊了声“妈妈”。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续辉都会到监狱看望钟君,给她买些女孩生活用品。钟君也常给续辉写信,她说:“续妈妈,说实在的,在监狱里,有时候一种绝望感像无边的黑暗淹没了我,却有一盏小小的灯火,为我照亮未来之路。这灯火就是您啊。您对我的关爱,使我终生难忘。”2009年12月28日,刑满释放的钟君在信中说:“续妈妈,您就是再造我灵魂的教母!我会走好自己的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续辉说:“看到这些话,我心中涌动的不仅是激动,更是幸福。”十几年来,续辉不知收到过多少这样的信。尤其是逢年过节,她的来信更是一摞摞的,她的手机常打得发烫。写信的,打电话的,多是来自高墙内、医院里,或是贫困山区、民工集中的建筑工地。一桩桩感人的故事,几乎每月都在她身上发生着。
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服刑人员在监狱给续辉写信,并叫她“妈妈”的故事。原来,那“儿子”叫胡林,犯案时还没成年,属少年犯,抢劫作案17起。当时他以为自己会判无期徒刑,在看守所表现不好。续辉经过调查了解,发现胡林家庭很特殊,他四岁时,在广东打工的母亲被人杀了。他兄弟姐妹三人,全靠父亲挑着货担叫卖过日子。父亲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管教孩子。续辉写了一份报告,请求法院对此案的特殊情况予以考虑。法院最终判了胡林七年。胡林在狱中写信,认她做“妈妈”。续辉在回信中说:“我有两个儿子,都是好样的。你如果好好改造,我也不多你这个儿子!”后来,胡林果真表现很好,两次立功,被提前释放。出狱后的第一天晚上,他找到续辉家,还没进门,就“噗通”一声跪下:“续妈妈,我回来了!”续辉几乎认不出来了。现在胡林干得有声有色,开着小卧车做生意,有家有小,其乐融融。在胡林身上,续辉展现了一个母亲的能量,使一个无法无天的混小子成长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九旬老人的“干闺女”
2007年4月的一天早上,一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续辉办公室,尚未开口,已是老泪纵横。老人叫徐若(化名),93岁,膝下有两儿三女。可这个儿孙绕膝,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却生活无着,靠行乞度日。在好心人的指点下,老人来到法律援助中心,要将五个子女告上法庭。
在陪老人一起落泪时,续辉心中像压了一块石头。她分别找老人的五个子女谈,有的比她年纪还大。他们一个个情绪激动,说老汉年轻时不管他们,没有尽父亲的责任,还说老人性格古怪,不好伺候……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纠纷案,孰是孰非已不重要,安置好老人的生活才是燃眉之急。
续辉觉得,与其在法庭上论是非,不如解开这家人的心结。为此,续辉搞起了穿梭“外交”。续辉对老人的子女说:“他是你们父亲,现在老人家九十多岁了,这把年纪,你们不管,要是闹到法院,只好让人看笑话了。你们也是有子孙的人了,怎么给自己的后人做表率?”这一席话,续辉说了五家,前后经历两个星期,他们都听进去了。大儿子说:“一个外人为我们家老人这么尽心,我们做子女的咋能再不管老人?”
后来续辉督促他们五家达成协议:把老人接回家,好生伺候。老人认续辉作“干女儿”。他逢人便讲:“我那干闺女,比五个亲生的还亲吶!”第二年正月初六,续辉打电话,要去看望老人,也是去检查他们赡养老人的情况。打完电话的当晚,续辉为老人赶做了两双棉鞋,预备第二天早上送去。哪知老人一大早就起床,到街上来等她。续辉以为老人在家呢,等到村里一看,没人。续辉急了,立即到街上寻找。当她找到老人,把棉鞋送到他手上时,老人拉着续辉的手,“闺女”长“闺女”短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后来老人去世了,五个子女都在身边,孙子孙女一大排。老人走得很安详。弥留之际,老人还絮叨着:“咱干闺女是个好人。”
为农民工讨回血汗钱
这些年来,续辉办理了许多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虽然涉案金额不是很大,但那是农民工的血汗钱、养命钱,调查取证难度大,协商调处压力不小,续辉为此耗费了大量心血。
2009年12月的一天,湖南籍民工金师傅等20多人面带愁容,急匆匆来到法律援助中心。见到续辉后,他们连连拱手作揖:“领导,救救我们吧!”续辉赶紧让他们坐下、倒茶,热情接待他们。通过接访得知,他们被雇佣到通城某林场伐木,年底结账时,因有16万元的工资欠条被洗烂而对不上账,公司老板拒不付款,还反污金师傅等讹人。年关在即,她立即赶到伐木工地,仔细审查工地账目,经过七个钟头的查找、清算,终于找出了16万元的应付工资款。为防止老板销毁证据,续辉连续作战,赶到雇主家,说服雇主为民工作证,核实了工程欠款。随之,她趁热打铁,向工地老板宣传政策法规,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双方达成付款协议。仅用二十个小时,就办结了案子,使金师傅等民工的心情转暖为春。后来金师傅逢人便讲:“通城的续律师太神了,一下子找回了我们的血汗钱。她熬了一通宵,不要我们一个子儿。”续辉的好名声在农民工之间广为流传,向她求助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很多人都知道,通城县法律援助中心那位热心的律师大姐,是农民工的坚强后盾。
2012年8月14日,通城县司法局门口一大早鞭炮齐鸣,二十几位农民兄弟擎着一面锦旗献给续辉,原来是通城县杭瑞高速连接带运送土石料的农民工。一年前,这些农民工承包了杭瑞高速公路的土石料工程,工程完工后,公司和承包商都撤走了,他们的工资一分钱都没有兑现。农民工代表找到他们时,结果建筑方、承包方相互“踢皮球”。无奈之下,一些人到县政府上访。续辉听了他们的倾诉,当即表态:“我帮你们打官司!”就这样,续辉接下了案子。她积极与承包商联系,六次往返于武汉至通城,反复调查取证,掌握了全部情况,向通城县法院提起讼诉。在她的努力下,终于讨回了农民工工资37万元。
千恩万谢的农民工找人绣了一面锦旗,就这样敲锣打鼓地送到法律援助中心。
“她生来是做法律援助的”
续辉办公室隔壁,一个斯文又帅气的小伙正在打印文稿。他是续辉的小儿子,叫方奇,陕西服装学院毕业后在上海打工。这几天利用休假,帮妈妈干点活。面对记者,方奇拉开了话匣子:“妈妈是‘工作狂’。在她身边做‘义务工’,亲身感受那些当事人对她的爱戴和崇敬,我非常自豪!”方奇说:“这些年,妈妈总说照顾我们太少,对不起我们,实际上她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妈妈虽然没攒下什么钱,但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续辉有两个孩子,老大在通城,老二在上海,完全靠他们自己打拼。她从没利用职务关系,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县司法局副局长杜忠光和续辉共事已有15年,对续辉的了解胜于自己的姐妹。关于续辉的特点和品质,杜忠光总结了四点:首先,生在干部之家,又有平民情怀;第二,外表很平常,内心很美丽。第三,续辉办案时认真负责的精神,值得钦佩。她不仅关注案件本身,还挖掘案件背后的东西。对当事人,她是法律援助、经济援助、情感援助同步进行。第四,她身体很虚弱,但内心很坚强。她一直坚守岗位,从不叫苦。她为残疾人、为留守儿童、为妇女同胞维权,唯独忘了自己和家人。
续辉每次办案时,总有这么一段开场白:“我是通城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续辉。我办案子从不收钱,你们不要担心我会偏袒任何一方。”这话干脆、明白,听了让人踏实。当然,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会说,有的比她说得更漂亮。但续辉是横竖不收一分钱的,“不收钱”,这就是底气,就是力量,就是风采和人格!
续辉说:“在荣誉、地位和利益上,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但帮老百姓打官司,为弱势群体服务,我是个据理力争的人。”
记者采访结束,看到续辉办公室门前贴着一副嵌有她名字的对联:“续谱新曲看将来,辉煌业绩成过往。”门楣上一块白色招牌,用黑体字写着她向人昭示的座右铭:“用心抚平痛苦人的痛苦,用爱融化不幸人的不幸。”
多少年来,她就是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还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