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阮啸仙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50 多名党员之一,是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曾和毛泽东、彭湃等同志一起,为广东和全国的农民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还与我党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张闻天、陈毅、项英等有过共同的革命斗争经历。
阮啸仙曾以我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参与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工作,在我党早期革命斗争中建立的功业彪炳史册。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永远镌刻着这个辉煌的名字。尤其是从事国家审计事业、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八万多审计干部,更是忘不了这位革命前辈。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同志评价阮啸仙是“我党审计工作的始祖”、“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今年3 月6 日, 是阮啸仙烈士牺牲80 周年纪念日。本刊特刊发记者的纪念文章,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位农民运动领袖、革命家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从广东省河源市区出发驱车约20公里,沿着绿树与翠竹掩映的乡间小路一直走到尽头,一座白墙黑瓦、古朴简洁的三进院落式客家民居映入眼帘。1898 年8 月17 日,阮啸仙就出生在这座民居里。屋前是碧水荡漾的池塘,远处是连接蓝天的青山,间或传来几声鸡鸣、犬吠,还有摩托车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突突”声。阮啸仙的故乡,河源市义合镇下屯村,仍如百年前般古朴、秀丽。
1918 年,当20 岁的阮啸仙从宁静的山村来到繁华的广州城时,遭遇了一个被他誉为“新潮怒放”的新时代。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这位清秀儒雅、英姿勃发的年轻人锻炼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杰出的青年运动及农民运动领导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位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在阮啸仙短短37年的战斗生涯里,足迹遍及生他、养他的岭南大地、东江两岸,他与刘尔崧、黄居仁并称为“东江三杰”。
东江骄子 农运领袖
1918 年3 月,阮啸仙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机械科。在校期间,他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与一批进步学生组织了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参与领导广州地区的学生运动。1920 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在党的“一大”召开不久,他秘密加入共产党,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说起广东的农民运动,许多人第一反应便会想起彭湃这位最早在海丰点燃农民运动火炬的农运领袖。然而,最早关心并领导全省农民运动的还有阮啸仙。早在1922 年3 月,阮啸仙就向广东人民介绍浙江“萧山县衙前农民协会”,并到顺德、鹤山、花县、广宁等地组建农民夜校,训练民团。当时,很多农民称他是“脚上有牛屎的读书人”。在大革命失败这段时间,广东的农民运动,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新时期,推动了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调任广东区委农委会委员后,阮啸仙和高恬波、董学增等人赴花县开展农民运动。他走村串户,足迹遍及全县各村,发动群众组织起来,与地主豪绅、贪官污吏和土匪恶霸作斗争,促使花县农民协会于1924年10月成立。1925年春,阮啸仙受党组织委派,赴顺德帮助建立农会。同年10月,农民运动改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阮啸仙任农委书记。为了集中力量从事农民运动,阮啸仙在民国日报上刊登“启事”,宣布脱离国民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阮啸仙作为共产党员,曾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6年春,阮啸仙与彭湃创办了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担任主任,招收学员120多人。
阮啸仙不仅研究广东的农民运动,对湖南、广西、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等省的农民运动以及外国的经验材料也作了深入研究。他撰写的《中国农民运动》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经验总结,是指导当时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并把它列为第六届农讲所学员的必读教材。1926年11月,中共中央设立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阮啸仙和彭湃等为委员,从此,全国的农民运动得以蓬勃发展。
(早在1922年3月,阮啸仙就向广东人民介绍浙江“萧山县衙前农民协会”,并到顺德、鹤山、花县、广宁等地组建农民夜校,训练民团。当时,很多农民称他是“脚上有牛屎的读书人”。)
秘密战线 战斗勇士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在4月15日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屠杀。阮啸仙成了被国民党通缉的179名共产党员干部之一。在白色恐怖中,阮啸仙不顾个人安危,秘密潜回广州,协助广州区委部署地下斗争。
1928年1月,阮啸仙奉命来到粤北仁化县,配合广州起义组织武装暴动。在朱德、陈毅的帮助下,阮啸仙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仁化农民暴动,建立了仁化苏维埃政府,阮啸仙被推举为政府主席。在白色政权包围之下,仁化红色政权巍然屹立达10个月之久。仁化苏维埃政府为大革命失败后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作了大胆尝试,其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树不亚于“海陆丰”在农民运动的意义,堪称“海陆丰第二”。
1928年6月 18日至7月 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阮啸仙与邓中夏、苏兆征、李富春等人作为广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由瞿秋白、周恩来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会上,阮啸仙就“六大”政治报告和农民与土地问题作了发言,对仁化农民武装暴动的情况作了介绍,受到大会重视。“六大”通过的《党章》中规定设立审查委员会,阮啸仙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尔后,阮啸仙留在莫斯科,负责整理仁化苏维埃和海陆丰苏维埃材料,系统总结了苏维埃政权的经验教训,成为“六大”会议的一份重要文献。
1929年,阮啸仙奉命回国,参加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工作。翌年春,阮啸仙奉调到党中央宣传部工作,不久又调任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长,辗转于天津、内蒙、辽宁、上海等地,坚持党的地下工作,包括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同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30年冬,阮啸仙奉命赴沈阳指导中共满洲省委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满洲省委遭到破坏,党的一批重要干部被捕,阮啸仙只身潜回上海。不久,我党在上海的机关也遭到破坏,阮啸仙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这年冬天,他抱病外出寻访党组织,直至第二年初,他才找到中央机关,重新回到党的怀抱。
1932年冬,阮啸仙奉调上海,任互济总会救援部长,与总会会长邓中夏等人一起,积极参加救援革命人士的行动。互济会是在我党领导下的革命群众组织,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反对逮捕、屠杀进步人土,争取释放政治犯,营救被捕的同志和安置烈属等为主要任务。
(阮啸仙成了被国民党通缉的179名共产党员干部之一。在白色恐怖中,阮啸仙不顾个人安危,秘密潜回广州,协助广州区委部署地下斗争。)
审计主任 经济卫士
1931年1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阮啸仙就因久负盛名,虽未参加会议,仍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的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秋,阮啸仙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他历经辗转,进入根据地中心瑞金叶坪村,投入到紧张的调查研究之中。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阮啸仙对根据地面临的形势深感不安。从外部环境看,国民党在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的同时,继续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军民的日常供给异常困难;从内部经济状况看,苏区财经审核制度流于形式,财务管理十分混乱。一些混进革命队伍里的投机分子乘机作乱,利用职务之便涂改账目,假造凭证,致使苏区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个别工农出身的干部甚至出现了贪图安逸、奢侈浪费和腐化现象,有些情况令人触目惊心。
1934年1月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阮啸仙出席了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会议期间,阮啸仙向大会汇报了他调查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建立健全人民审计制度的建议,引起大会重视。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中,第一次将中央审计委员会的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2月3日,阮啸仙被任命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我党历史上第一位审计领导人。
中央审计委员会直接接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主要职责是审核苏区政府的年度收入与支出,监督预算执行。这是关系到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和红色政权能否巩固的大事。当时,蒋介石调集了100万军队对付中央红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为保卫红色政权,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阮啸仙受命于危难之际,带领审计委员会人员,深入基层,从事极其艰苦的工作。
阮啸仙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红军内部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审计员和稽查员。他走访了国民经济部、工农检查委员会、裁判部以及部分企业,着手起草审计条例,进一步明确审计职责。这个条例由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查通过,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审计条例》文本颁布实施,成为中华苏维埃政府第一部审计法规。阮啸仙要求全体审计员和稽查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条例。为了增加苏区政府的财政经济收入,严格控制经费开支,保证党政机关和军队的供给,阮啸仙率领审计委员会同志,到中央机关各部委等重点单位审查财政预算、开支、决算。通过审查中央总务厅、财政部、国民经济部等部委的账目,发现中央各部共有工作人员849人,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经费开支过大的问题。阮啸仙将此情况及时向中央执委会作了详细报告。执委会高度重视,立即裁减机关工作人员169人,既节省了开支,又提高了效率。接着,阮啸仙又率领审计人员,审查了国家企业单位经济收入状况。他先后召集中央印刷厂、邮政总局、贸易总局、粮食调运总局等单位负责人开会,严肃指出“不考察产品成本,不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钱就向主管机关要”的毛病,要求加强成本核算,健全会计制度。阮啸仙极力主张“公开审计”,要求中央审计委员会对行政、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后,形成书面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报告写好后,要求张贴在醒目位置,供大家监督。阮啸仙领导经济工作的卓越才干,给中央苏区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阮啸仙还根据中央执委会的指示,与中央工农检察部配合,组织肃贪突击队和清腐轻骑队,查处腐败分子。有一天,阮啸仙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中央印刷厂会计等人存在公款吃喝玩乐的问题。阮啸仙立即指示审计人员进厂审查,不仅查账面数字,还深入到中央印刷厂,亲自向负责生产的人员了解情况。经过反复核查,终于查出一会计采取多开工人工资和收入不入账的手段,将其占为己有;另一会计也以同样手法,多报补贴和伙食费。会计的贪腐行为查出后,整个瑞金为之震动,一时间,苏区掀起了反贪污反浪费的热潮。由于审计监督得力,苏区首府瑞金共查处腐败分子7人,追缴被贪污公款6000多元。阮啸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他采取的措施,有力打击了苏区的贪腐现象,弘扬了正气。
与此同时,阮啸仙发现,从审计中揭发出来的贪污浪费现象看,许多问题与一些部门的领导干部不懂经济、官僚主义严重有很大关系。于是,阮啸仙通过审核各机关企业的预算和会计账目,推动各级领导学习经济管理,反对官僚主义。在阮啸仙领导下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使中央和各级政府在执行财经制度以及政府机关作风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使贪腐之风得到遏制。中央苏区军民称赞苏维埃政府是“空前廉洁的政府”,阮啸仙被誉为“苏区经济卫士”。
阮啸仙在审计岗位工作时间不长,但他的精神和业绩彪炳史册。2006年,时任审计署审计长的李金华撰文指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审计活动是1933年在中央苏区开始的,当时成立了中央苏区执行委员会下边的审计委员会,1934年颁布了中央苏区审计工作条例。以后在整个战争年代,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建有审计机构。阮啸仙以他的忠诚和智慧,创建了人民审计制度。他和同事们开展的审计工作,就是我们今天审计工作的源;红都瑞金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就是我们各级审计机关的根。
(会计的贪腐行为查出后,整个瑞金为之震动,一时间,苏区掀起了反贪污反浪费的热潮。由于审计监督得力,苏区首府瑞金共查处腐败分子7人,追缴被贪污公款6000多元。阮啸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
血洒青山 浩气长存
1934年8月,由于王明“左”倾错误指挥,中央苏区红军战事屡遭失败,根据地日益缩小。9月,阮啸仙奉命调中共赣南省委,担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
受命于危难之际,阮啸仙一到任就投入到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集结、实行战略大转移的紧张工作之中。
主力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后,阮啸仙奉命与项英、陈毅等留在赣南打游击。此时,苏区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敌人以重兵设置重重包围圈。阮啸仙不顾身患重病,以于都、安远、兴国、信丰等县为中心区域,领导赣南地方军开展游击战争。11月,中央苏区的全部县城陷入敌手。翌年1月初,敌军侵占了于都的畚岭、小溪、乱石等地。下旬,阮啸仙与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等领导的赣南省机关部队,被迫退至禾丰地区。至2月中旬,项英、陈毅、贺昌等率领的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等机关部队,也从黄龙的井塘村转到禾丰一带,与阮啸仙等会合。敌军得悉后,立即派重兵包围。机关部队如不迅速突围,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阮啸仙以惊人的毅力部署、指挥。当各路部队以连为单位突围转移后,阮啸仙、蔡会文与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率领的赣南省党政机关才开始向赣粤边方向突围。至信丰牛岭一带,遭敌军重兵阻击,虽经奋力冲杀,终因山高林密,队伍被冲散,伤亡惨重。敌军封锁了牛岭、畚岭一带,妄图把突围部队消灭在大山里。阮啸仙命令抢占牛岭以东高地的重机枪连用猛烈的火力从侧背袭击,另一部分战士从西面杀向敌人。狡猾的敌人发现突围部队的意图,集中火力向突围战士扫射。如蝗的子弹飞向阮啸仙和他的战友。就在部队越过封锁线时,阮啸仙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这一天是1935年3月6日。
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的陈毅,惊悉阮啸仙和中央军区总政治部主任贺昌先后牺牲的噩耗,含着热泪写下一首诗:“最近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诗中“阮誉传岭表”“审计呕心血”等句,正是阮啸仙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
(阮啸仙不顾身患重病,以于都、安远、兴国、信丰等县为中心区域,领导赣南地方军开展游击战争。)
后记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赣粤边人民一直深深怀念着血洒牛岭的阮啸仙烈士。在烈士家乡,一座阮啸仙烈士塑像高高耸立;在阮啸仙牺牲50周年的1985年3月,河源县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陆定一和王首道等同志分别寄来题词。为永远记住阮啸仙的辉煌业绩,让子孙后代学习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不息的精神,当地政府新建了一所用烈士英名命名的学校――“啸仙中学”。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陈永红说,如果把阮啸仙在广东青年运动、农民运动、政权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放到历史的环境中考察,我们便能看到阮啸仙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卓越贡献。阮啸仙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特别是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具有开创性意义,不仅是当时农民运动的重要指导,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后来制定领导农民革命的正确路线和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2006年11月29日,由审计署组织拍摄的电视专题片《阮啸仙》首播式在广州举行,时任审计长李金华号召全国审计工作者,要学习阮啸仙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品德;学习他勤奋敬业、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情操。阮啸仙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壮丽的一生,他不朽的精神至今仍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