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当好党的县委书记,的确是芝麻官、千钧担。细细品味郑板桥所言:“令,官之至难者也。古今有可比之又不可类比了。”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举行第一次座谈会,其面对的培训学员不是往年的省部级干部,而是来自全国200多个县的县委书记。这些县级“一把手”数量接近全国建制县的1/10,级别大都是正处级。
总书记与县委书记在官阶上差了若干级,但这一天的对话却少有隔膜,习近平与学员之间谈笑风生。据在座的县委书记学员们反映,现场气氛融洽平和。不仅是因为习近平30多年前也曾经做过县委书记,更在于今天的习总书记认可县委书记非常重要。怎么个重要?用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这个岗位“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这个官不好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委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因此,县委书记必须要全力做好“一线总指挥”,充分发挥县一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县委书记的“一线总指挥”作用更为凸显。按照笔者思考,县委书记在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如此重要,还可以这样审视。
五级行政区划“纽结”的重要“系扣人”
中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此说出自司马迁《史记》:“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据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海内为郡县治天下。后历代皆承秦郡县治国之大制,选拔最优秀人才赴各地任“县令”,天下安。
从官阶上说,县令的确不大。中国传统豫剧有一个著名喜剧性清官戏叫《七品芝麻官》,讲述的就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人微言轻,但却能为民做主,敢于斗倒权贵的故事。
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行政层级主要是中央、省(专署)级和县级三层。建国后,中国行政区划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逐渐改为中央、省、(地区级)市、县和乡五个行政层级。那么,县一级恰恰是处于国家组织结构中承上启下的中坚和基础环节。
行政区划是怎样的概念呢?在中国,县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防务、社会治理功能。可以说,中央、省市级设立怎样的行政机构,在县一级也一样要与此对应,再下一级的乡镇就不需要类似设计了。在财政经济上,县一级财政也完全可以独立运转,自行进行收支安排,以其经济规模而言,完全可以形成独立的经济产业链和设置独立的经济开发区。即使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也基本落到县一级。说白了,一个县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经济社会,一定意义上能够实现生产消费的自我循环,也具有相当的资源配置能力和人员调动能力。如果从安防角度看,县一级配备人民武装部,是团建制,还具有独立战斗的安防力量。
一个县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央有什么机构,县一般也有与其大体相对应的部门。县一级工作,从政治、经济、文化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所不及。有人说,县级工作,除了外交活动外,国家各项事务无所不有。其实,有时候县里也会遇到接待外宾的事情,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外宾比肩接踵而来也是可期待的。县级领导还得真懂一点外交。一个县小则十几万人,大则百把万人,一个决策下去,其影响非同小可,来不得半点含糊。海瑞在他的《令箴》中说:“官之至难者,令也。”此意即最难做的官是县官。因此,县级领导必须有各方面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否则难以胜任。
所以,管好一个县,就守住了一方疆土,能够造福一方百姓。当好了“县令”,就基本具备了管控四方、运筹帷幄的能力。古人讲,“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现在要求县官的管理能力只会远远超过古代。
在今天中国的政治架构中,县域“一把手”就是县委书记,他(她)要管人管事管方向。当然县长重要,但主要在政务处理层面,一个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县委书记,这体现了党的领导和党的意志。
一个县委书记重要,关键是其权力大。这主要体现在人权、财权和政策落实权。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一个县的机构组成人员包括乡镇一级主要负责人的任免,主要是体现县委书记的意志。现在干部任免选拔尽管越来越讲民主讲程序,纪检机构也在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其中,但县委书记在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干部选任中的话语权总是起着重要作用。
还有就是财权。近些年,各地上项目、搞建设很多,许多地方豪华的“形象工程”或者“政绩工程”其实都落在县一级。据笔者一位曾经当过一个中等发达地区县委书记的朋友说,前些年各县域经济追求“地方GDP”,每年在县委书记笔下流过的资金额不下百亿。许多招商引资项目一谈就是上百亿,投资几亿、几十亿的项目每年也会几个几十个。就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即便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持,其地方一般性财政收支盈余也得接近十个亿。
再就是政策落实权。按道理说,这应当是政策落实的责任。中央的大政方针颁发后,省一级主要是部署,地市在于执行,而落脚点其实还是县级。县一级如果令不行,禁不止,中央政策往往就要打折扣。政策的最终落地,关键还是县一级领导能否准确领会、坚决贯彻,不折不扣执行。这里,县委书记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策“第一执行人”,各类经济指标也主要是通过县一级统计部门汇总于地市,再集中到省内的。
所以,曾经做过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1990年福建任职时就写过一篇杂谈,对县一级主要领导的重要性有相当形象的描述。他说“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3000多个县(后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目前全国有2800余个县区)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全国2800多个县和县级市,就像2800多个“小国家”,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靠书记当家。
当然,习近平总书记是从国家的政局稳定考量,这里面既包括了经济大局,又涵盖了稳定大局。总书记这次座谈会讲话又强调,县委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安危。以此观之,县委书记就是这一“纽结”的重要“系扣人”,更是治国安邦的根基之所在。
感知世情冷暖体察百姓情怀的“关情”者
在这次与县委书记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王安石、郑板桥、陶渊明讲到狄仁杰、包拯、海瑞,说明古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在知县这个岗位上作出成绩、名垂青史。还特别诵读了郑板桥的名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正是因为官阶小,古时被黎明百姓称为“县太爷”,亦称为“父母官”,县官、县令才能与民贴得近,也才比较容易感知百姓疾苦、社会冷暖和民情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当今这个时代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指出:“今天的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县一级工作做好了,全国的发展稳定就有了可靠基础。”这些讲话有新的意境。
实际上,近十几年来,在党中央开展的历次拉近党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总是与某一个县“结对子”。执政党对县一级的重视,既彰显了党的高层领导亲民,更体现治国者对县域基础的重视。县委书记在一个县事实上就是党的代表。其个体的行为要能感知民众情怀的“一枝一叶”,从治国理政角度讲,更希望县委书记们能够传递最高执政者对人民群众的“滴水情恩”。
这其实蕴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2800多个最基层共产党政权最大的期待和嘱托。在今天国内反腐斗争形势严峻、党风政风遭到比较大程度破坏的情况下,老百姓对执政党的信任度客观上比以往下降了。党的总书记要从最基层官员开始,拨乱反正、重塑执政党的良好形象。
古人云:“宰相起于州郡。”党和国家的许多高级领导人也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县级岗位是锻炼和培养干部的好课堂。现在从事县级领导工作的同志,要十分珍惜在岗机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刻苦磨炼,积累经验。以笔者思忖,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县委书记们在今天的政治生态下能够有“舍我其谁”的最大担当,能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再次赢得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深,夯实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赢回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点赞。
因此,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寄语县委书记们“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首要强调的是“心中有党”。县委书记是党治国理政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党的人,不能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当然,权为民所赋,任为党所托,心中有党,才能不忘党的宗旨;心中有民,才能牢记人民的期待。在中国,党与民同体而生,县委书记们自当领会其中的辩证关系,坚守共产党人的信念,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县委书记权重但责任更大戒律也会更多
县委书记责任重大。从经济发展来说,地方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贡献90%来自区县,现在虽然不讲“唯GDP”了,但地方经济建设、人员就业、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哪一项缺得了县(区)的经济贡献。县(区)委书记不掌控一县(区)经济,筹谋好“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说不过去。总书记这次依然告诫,做县委书记压力很大;改革发展,责重如山。但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有没有对发展“涛声依旧”的焦虑、对事业“久久为功”的韧劲;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从社会治理来说,多年来地方社会矛盾也大都出现在县(区)。许多县(区)主要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征地拆迁、城市向乡村扩张,城乡二元结构积累的社会问题、非农业人口迁徙就业安置,县(区)一把手经常坐在社会问题集聚的“火山口”上,时不时就有爆发的可能,时不时有丢掉“乌纱帽”的风险。
责当然也对应权。权不小,县委书记是“一方老大”。近年有些省份抓反腐,县委书记成为腐败的高发集中岗位。就此,总书记这次强调了县委书记们要“心中有戒”:县委书记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特别要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
以这样的要求看,当好今天和以后的县委书记,的确是芝麻官小、担子千钧。县委书记们既要承担起如此重任,安宁一方百姓,树执政党威信,又能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用郑板桥的话说就是“令,官之至难者也。”
细细思忖,古今有可比之又不可类比。县委书记十分重要,是否明白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