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问策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问策
  • 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 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

    更新时间:2015-07-20 浏览次数:280 信息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张 勇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把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家发改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觉推进自我革命,去部门的利、削手中的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优化服务取得初步成效,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我们也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是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简政放权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要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中国新一轮经济破茧成蝶、行稳致远,必须进一步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牢牢牵住简政放权这个“牛鼻子”。二是必须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从注重审批向完善监管和提供优质服务转变,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必须除旧鼎新、转变职能,集中精力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从微观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向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延伸。总之,必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为政府职能“修枝壮干、瘦身健体”,为创新驱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经济内生动力。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行政体制改革驶入了“快车道”。发改委立即制定实施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的意见》,要求坚持民意为先、问题导向,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协同推进,努力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从单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把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家发改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觉推进自我革命,去部门的利、削手中的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优化服务取得初步成效,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我们也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是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简政放权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要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中国新一轮经济破茧成蝶、行稳致远,必须进一步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牢牢牵住简政放权这个“牛鼻子”。二是必须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从注重审批向完善监管和提供优质服务转变,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必须除旧鼎新、转变职能,集中精力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从微观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向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延伸。总之,必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为政府职能“修枝壮干、瘦身健体”,为创新驱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经济内生动力。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行政体制改革驶入了“快车道”。发改委立即制定实施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的意见》,要求坚持民意为先、问题导向,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协同推进,努力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从单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把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家发改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觉推进自我革命,去部门的利、削手中的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优化服务取得初步成效,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我们也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是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简政放权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要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中国新一轮经济破茧成蝶、行稳致远,必须进一步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牢牢牵住简政放权这个“牛鼻子”。二是必须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从注重审批向完善监管和提供优质服务转变,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必须除旧鼎新、转变职能,集中精力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从微观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向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延伸。总之,必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为政府职能“修枝壮干、瘦身健体”,为创新驱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经济内生动力。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行政体制改革驶入了“快车道”。发改委立即制定实施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的意见》,要求坚持民意为先、问题导向,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协同推进,努力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从单打独斗向纵横协管的转变。

    第一,最大限度为市场主体松绑。变“部门端菜”为“群众点菜”,坚决把该放的放开,该减的减掉。我们将再砍掉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再砍掉一批投资审批核准权限、再砍掉一批审批环节、再砍掉一批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事项。近期,我们研究起草了《政府核准和备案投资项目管理条例》,正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条例首次把政府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监管和服务纳入了法治化轨道,明确除了“两关系三涉及”,就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按规定核准外,企业投资项目均应实行备案制。同时,加紧制定完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用刚性制度管权限权。

    第二,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要求,加快建设信息共享、覆盖全国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网上并联核准和协同监管机制,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实行项目统一代码制度,并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第三,着力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限时办结、把审批变成服务的要求,规范审批核准备案行为,公开审批规则和办理程序,为企业、基层、社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拿出硬措施,打好攻坚战,啃下“硬骨头”,推动改革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