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资政参考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政参考
  • 【从严治吏】人才选拔关键在于选廉用贤

    更新时间:2015-08-20 浏览次数:228 信息来源:任炎

    党报记者日前就新常态下干部队伍新状态、从严治吏新成果进行调研,了解到许多新的气象,其中在人才选拔方面,各地充分认识到:选廉用贤是关键。

    有权须尽责,避免“一把手”说了算2014 年,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的一个重要变化,就在于更加注重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在很多人看来,一把手权力很大,想用谁就能用谁。从严治吏催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恰恰体现在权力与责任的统一,谁选人就由谁来背书、谁选错人就要负连带责任。”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委书记刘志明说。

    《条例》修订实施后,党管干部明确为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起到领导和把关作用,强调的主体是党组织而非某一个人。中组部干部一局副巡视员左宣介绍说,在赋予党组织选任权力的同时,《条例》特别强调有权就有责,要落实党组织在选人用人方面的主体责任,特别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一旦发现问题要严肃追责。新修订《条例》增加了动议环节, 动干部,就得先上会酝酿,内容全程记录,采取实名推荐,由“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360 度考察,避免评价失真走样十八大以来,考察干部要查档案、翻履历、听民意、搞调查、作分析,考察干部必须处处仔细、事事小心, 唯恐出现考察失真、带病提拔等问题。

    “树立了重品行、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认的鲜明导向。考察考核时,必须做到时间服从质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咸仅介绍。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事实上,各地通过延伸考察链,全方位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德和廉方面的表现,防止带病提拔能而不廉的干部, 既看被考察对象八小时内工作时的表现,也看其八小时外生活中的言行;不仅看被考察对象考察期间的表现,也看其平时的状态。

    辽宁、江西、广西均在从严约束干部、做好日常考核方面作了有益探索:通过日常走访服务、领导干部工作月报告、领导班子实时表现档案和谈干部议班子四项制度,构建干部选用综合分析研判机制;探索对干部实行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三圈相扣”的全方位评价考核;通过“两代表一委员”、部门同事、舆情信息员等方式,建立干部舆情档案……这些探索, 社会效果十分显著。   

    整治跑官要官,营造风清气正环境调研中,受访者普遍认为,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首先就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做起,管好自己和身边人。在总结许爱民案教训的基础上,去年江西省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一项关于领导干部近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使用的规定,要求这类人提拔时在前一个任职岗位的年限不得低于本单位提拔者的平均年限。

    为整治“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的不正之风, 南昌市委组织部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方面, 推行“谈心谈话”,保障干部的自荐权,畅通干部向组织表达个人诉求的渠道;另一方面,明确界定对跑官要官者一律“不给”,并严肃处理;对托人说情打招呼的干部一律“优先不使用”,并记录在案。南宁采取测评、谈话和监督举报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了解考察对象是否存在跑官要官和说情打招呼的现象, 凡跑官要官的,有案必查,形成震慑,以儆效尤。

    有受访者建议,如果能够借鉴这一做法,根据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情节轻重区分处罚办法,建立官德失信惩戒档案,使其成为政治污点,严重失信者不予提拔,如此大的代价,相信今后没人敢轻易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