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始,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推介了“新年第一书”——《历史的教训》,引发了各方面的关注与解读。
这是怎样的一本历史读物?近日笔者阅读此书,颇有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该书是美国著名文化史家、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虽然该书不到10万字,但却是有关人类文明史一系列丰厚研究成果中不可多得的一本力作。
纵观世界文明史,可谓卷帙浩繁。在撰写《历史的教训》之前,杜兰特夫妇花了50年时间写作《世界文明史》,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诸多领域,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在这部历史巨著的基础上,杜兰特夫妇又于1968年写作了《历史的教训》一书,共分十三章,包括“犹豫”、“历史与地球”、“生物学与历史”、“种族与历史”、“性格与历史”、“道德与历史”、“宗教与历史”、“经济与历史”、“社会主义与历史”、“政府与历史”、“历史与战争”、“增长与衰退”和“真有进步吗?”等章节,基本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该书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博古通今,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全景式地阐释了人类文明史中社会各种因素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历史的宏观思考。
细读这本史书,值得玩味的主要是两点:一是作者怎样研究和看待人类文明史,一是怎样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看人性的本质。
以三个维度看待人类文明史
汲取历史智慧,总结经验教训,指引未来道路,是我们学习考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目的。历史学家当然更有这种责任。《历史的教训》研究了人类文明史的内在规律,采用了历史、世界和多学科三个维度看待和研究历史演化进程。
首先是历史维度。在杜兰特夫妇看来,仅停留在一个很短的甚至是较长的时期内,都很难看出人类行为的本质,必须从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纵深上来探讨人类历史问题。他们认为,所谓的“人类历史”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间,只是生物学的一个片段:人类的生命是陆地和海洋生命沧桑变化的一部分。
其次是世界维度。浓缩成《历史的教训》小册子的是杜兰特夫妇的多部原著,其中主要是《世界文明史》。《世界文明史》共有11个分册,囊括了世界上的所有主要文明。从这些分册的名字就可见一斑,包括:东方、希腊、凯撒、基督、路易十四、伏尔泰、卢梭、拿破仑。恐怕给中国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关于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讨论,例如王莽、王安石、科举制等。可见其世界横向维度的广阔性。
再次是多学科维度。为了探究人类本质问题,作者采用了广阔的多学科维度,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学科门类。在每个学科门类中,又分别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哲学、人类、宗教、伦理、种族、心理、历史、经济、政治、战争,天文、地理、地质、生物等。例如,在阐述“经济与历史”的关系时,书中写道:“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这种集中程度可能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众多穷人数量上的力量与少数富人能力上的力量势均力敌,此时不稳定的平衡便会造成危险局势。历史对此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或者是通过立法,用和平的手段重新分配财富;或者是通过革命,用暴力的手段强行分配贫困。”但作者并不满足于单纯分析各个因素与历史的关系,他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关联分析思考一个更为宏大的主题——“真有进步吗?”尽管作者部分肯定了进步的存在,但其角度却和普通人并不相同。该书认为:“进步仍然是真实的,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比过去的婴儿更健康、更漂亮、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生来就有更丰富的文化遗产,生来便处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知识和艺术的增加,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基础和支撑。遗产在增多,接受遗产的人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升。”也就是说,进步不可能脱离开历史,不可能存在与历史决裂的进步,历史的借鉴作用和意义,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书的最后,作者强调:“历史首先是这一遗产的创造和记录;进步就是遗产的不断丰富、保存、传播和利用。对我们而言,研究历史不仅仅在于对人类的愚蠢和罪恶给以警示,也是要鼓励人类铭记有价值的先人。”由此可见,作者真正追求的,是历史对文明的保存、记忆和薪火相传。
从人类文明史视角考察人性的本质
《历史的教训》一书主要的结论性贡献是关于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系列教训或教益,尤其是发现人性的本质与人类未来的文明演进的结论更是弥足珍贵。
在讲到人类社会的战争、腐败、风气不良以及种种罪恶时,尽管杜兰特夫妇提及人性中的很多缺陷,例如,贪婪、自私、好色、骄傲、欲望等,但客观理性地看,他们认为,人性具有双面性。人性中同时具有善和恶、好和坏、积极和消极两个面向。他们认为,人性是人的本能所形成的习惯以及伴随着的各种情绪的总和。在他们所列出的人的性格元素表中,无论是关于本能、习惯还是情绪,都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进行了描述。
作者认为,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文明的许多层面,可能都进展缓慢,甚至看不出变化,但人类文明进步的总体趋势是令人乐观的。为了解释这一文明进步趋势,杜兰特夫妇给“进步”下了一个狭义的定义,即:人类增加了对生活环境的控制。人类之所以能在生活环境控制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其手段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世俗制度,二是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史上,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世俗制度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类的世俗制度文明取得了日益丰富的成就,其中的杰出者即法律(或法治)、教育和民主制度。人类的世俗制度和科学技术进步相结合,使人类对生活环境的控制程度即文明进步程度得以提升。
正像杜兰特夫妇历经广阔时空和多学科考察后,认为人类文明,特别是在工业文明以后呈现出明显进步的趋势那样,人类在反腐败上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套用杜兰特夫妇给文明进步所下的定义,可以给人类的反腐败进展下一个定义,即:增加了对腐败的控制,或在对腐败的防控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个进步在工业文明之后尤其值得肯定。考察当今世界,尽管总数仍然偏少,但的确有少数国家或地区(例如中国香港)在防控腐败上,取得了质的进步,甚至可以称得上取得了反腐败的成功。亚洲的两个样板,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就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例子。
在工业文明之前,这些成就是难以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坚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只要政治决心坚定,战略、策略、对策合理有效,我们也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在对腐败的防控上,取得质的进步,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