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
当前建设创新型城市,最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快技术创新战略,而技术转移是我国各地城市在技术不够先进、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实现技术创新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不同国家、地区、产业、行业、研发机构内部或之间输入与输出等活动过程。技术转移包括各类技术成果、技术信息、技术能力的转让、迁移、吸收、交流以及推广应用等。重点就是要加快城市间国际性技术转移、区域性技术转移和产学研结合性技术转移。
加快城市间国际性技术转移
首先,加快城市内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许多跨国公司在全国各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生产或研发基地,跨国公司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将技术扩散或转移出去。这样,各个城市就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可以将技术尽快吸收,并进行模仿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例如,近年来,西门子、奥迪、宝洁、卡特彼勒以及IBM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各个城市投资设立企业和研发机构,尽快将技术成果转移,大大推动各地创新型城市的发展。
其次,可以通过与发达国家城市政府间签定技术合作协议来实现技术转移。通过与发达国家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可以有利于调动发达国家有关城市中各类企业、研发机构以及大学等参与技术转移积极性,能够有效地保障双方城市各类主体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共同利益。例如,大连市与美国奥克兰市、德国罗斯托克市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南京市与日本名古屋市、美国圣路易斯市、德国莱比锡市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这样有利于国内城市在发达国家城市合作过程中获取先进技术产品或先进理念,以促进我国城市创新发展。
再次,通过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国际技术转移。目前各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的技术交易市场或者技术转移中心,通过这些技术转移机构可以将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到国内来。例如,全国各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的技术交易市场、专利事务所或技术转移中心,通过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将国外先进技术转移到国内城市来,从而有利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加快城市间区域性技术转移
首先,加快大中小城市之间企业技术转移。中小城市一些小企业要主动与大城市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合作,主动吸收、获取一些先进技术,促进企业技术不断创新,城市不断发展。例如,北京中关村高技术企业就比较集中,生物制药类企业、网络电子科技类企业、环保科技类企业等都比较多,中小城市中的企业可以与这些企业加强合作,将这些企业掌握的先进技术或适用技术转移到本地城市企业中来。
其次,加快城市科技园区建设。通过科技园区的孵化器、产业聚集效应以及各类优惠政策,可以吸引一些高技术企业入驻。科技园区还可以细分为各个专业功能园区,分门别类地把各种不同行业的高技术企业吸引到园区中来。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就采取产业集聚效应,把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技术企业集聚起来,有利于把国内外先进产业技术吸引到本地城市中来,对促进技术转移,加快城市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好效果。
再次,中西部地区各个城市可以积极地和东部发达地区加强技术项目合作。通过政府间交流与沟通,可以选择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合作项目,从而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创新项目工程建设。例如,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政府部门可以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找一些与自己城市产业结构或技术产品结构比较接近的城市,进行战略对接,与当地政府部门签定一些合作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在政策上要有一定优惠措施,从而把一些高技术吸引到本地城市来。
加快城市产学研结合型技术转移
首先,加强同一城市内部产学研机构间技术转移。在同一城市内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之间,可以围绕项目进行技术合作,在科研、试验和生产等不同环节进行联合开发创新,这样可以将实验室最新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提高科研成果有效性,有利于城市内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实现。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大学或科研机构就与清华同方、北大方正、中科三环等企业之间有很多技术合作项目,建成了产学研的完美结合体,对于城市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其次,实现国内不同城市中产学研机构间技术转移。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和转让等受到地域环境、科研条件、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限制,因此掌握同类型产品技术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往往分布在不同城市之间,这样就需要不同城市中产学研机构要加强合作,来实现协同创新战略。例如,中西部及边疆地区的一些城市,本地没有较好的科研机构或大学,可以加强与北京、上海、天津或广州等大城市中的大学或科研院所进行技术项目合作,加强技术转移,推动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发达省市科教援疆、科教援藏等国家战略,也是这种技术转移模式的具体体现。
再次,要加强国际城市间产学研合作的技术转移。目前国内外城市之间学术、科研等各种交流活动不断增强,全国各地城市都可以利用各种交流平台,与国外这些城市中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各种技术合作关系。可以按照不同合作项目要求,在国内建立教学或科研、生产实验基地,使国外城市先进技术能够在国内各个城市中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例如,俄罗斯国立远东农业大学与黑龙江黑河市合作建立中俄林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区,作为科研实习基地,黑河市还与俄罗斯苏卡乔林业研究所、巴克察尔果树试验站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重庆大学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也与芬兰VTT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和英国建筑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科研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共建人才培养机制、文化和法律建设等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巡视员、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