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为什么会出现心理纠结?心理问题是怎样引起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心理因素。
一是自我认知失调。在现实生活中,身心问题严重,心理世界灰色、压力大,不但会造成事业上的失败,而且会导致人生悲剧。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就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问题。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对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健康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讳疾忌医,羞于谈心理问题或故意掩饰自己的心理压力。即使有些干部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不善于自我调节、自动减压。有了压力以后,上级面前不敢说,同事面前不能说,亲朋面前不愿说。由于缺乏自我心理调适手段,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日积月累,结果产生心身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大量的医学成果证实,这些心身性疾病和不良的情绪压力呈正相关关系。
二是价值取向扭曲。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有的人以经济为中心叫经济价值取向,有的人以政治为中心叫政治价值取向,有的人注重自己的信仰叫宗教价值取向,有的人善搞科学研究则以自己的研究为人生价值取向,有的人就是为了生活这是物资上的价值取向,还有的人追求高尚的品质,这是道德上的价值取向。尽管生活中有不同的价值趋向,但是价值取向不能违背人积极向上的追求。然而有的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不信仰自己的目标了,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了。如果价值取向造成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地纠正,可能会造成一个人的身心失衡。原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勇年仅37 岁即担任正厅级领导干部,原本是一颗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政坛新星。但由于心理上出现扭曲而走向犯罪。据检察机关指控,1996 年至2004 年间, 高勇利用先后任凉山州副州长、中国证监会贵阳特派办主任,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之便,向多家单位索贿、受贿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00 余万元。高勇受贿主要发生在他担任中国证监会贵阳特派办主任期间,此前他曾竞聘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主任,不但他本人志在必得,旁人也认为非他莫属, 不料最终他遭遇失败,受到很大刺激,“情绪很不好,很低落,言语中甚至透露出以往少见的抱怨”, 很快就自暴自弃,疯狂索贿受贿而不能自拔。知情人分析说,高勇工作竞争失利,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帮助和鼓励,陷入了深刻的心理困境, 是推动他走向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成长挫折经历。从一个人走过怎样的路,怎样走过来的,走得完不完整,可以看清楚或预测他以后会走什么路。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往往也能看清楚一个人成长的心理,有些人自身能力不强却怨别人帮助不够,自己不努力却怨社会关心不到位,自己嫉妒别人却质疑别人为什么成功,这往往会让自己的身心受到损害。我们应该很好教育年轻人怎样脚踏实地,怎样面对现实,怎样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财富,这样才能够心安理得。1999 年11 月,中国留学生卢刚获得了太空博士学位,可是他始终不能容忍一起留学的另一位同学山林华博士在学业上超过自己。心理苦闷的他不能正确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最终在极盛的嫉妒心驱使下, 开枪打死了五位老教授和与他一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山林华,此事震惊了全球。一个人连别人超过自己这样的现实也不能忍受!是什么让我们的“天之骄子”如此脆弱,如此残忍?是他一帆风顺的成长史, 是家长、老师众星捧月的关怀,是他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的狭隘心理。“卢刚事件”已经过去12 年了,但给人们留下的教训至今仍是那样深刻,这起流血事件留给中国教育界不只是一场悲剧的一个句号,还有很多不能经受挫折的人, 需要社会为他们疗伤。
四是不良环境诱发。工作环境、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 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此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 由此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造成领导干部心理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工作担子重,无力承担;二是社会压力大, 不能很好地对待;三是外界诱惑多, 自己身陷其中;四是家庭矛盾显, 情感压力大。称为“四座大山”。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真正横在面前难以跨域的山是自己心理上的负担太重,排解压力的能力太弱,没有很好地分析这些压力,没有很好地对待现实生活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对待外界的诱惑,没有很好地对待和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