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雅集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雅集
  • 散文:颐和黄昏

    更新时间:2015-09-10 浏览次数:257 信息来源:田耿文

    晚饭后,我和先生照例到颐和园散步。这在我们已成了习惯。

    这是只有颐和园周边居民才能享有的自在与幸福。那些熙熙攘攘的旅游者,白天匆匆游览一下万寿山、佛香阁、清晏舫、十七孔桥、排云殿景点后,便匆匆离开了。熙和园给他们的感觉就是“气派”“拥挤”。游客们大多不知道,在昆明湖更广大的水域,还有另一种静谧、清爽的所在。而在夏日黄昏,携着家人,悠闲地漫步其间,惊叹落日余晖,沐浴烟波雾霭,更是羡煞外地游客的周边居民的奢侈。

    晚七点时分,我和先生刚踏进新建宫门,一阵风起,天空便暗了下来,一时间乌云密布,湖边柳枝起舞,湖面水波泛涌,廓如亭迷迷如醉,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奇景。这并不影响湖边拥簇着的摄影“发烧友”。要是平日,人们会拔腿而逃,或躲到亭子下面。但在摄影家或影友来讲,这般天气,正是出作品的好时机。他们是冲着这天气来的,他们想象着、期待着,在风雨过后,会有一轮斜阳从云中喷出,在云彩间射出万道金光。我放眼望去,无数“长枪短炮”沿岸排开,不时有人转换镜头。也有游客摆弄着手机,在大大小小三脚架的间隙,挤进一颗脑袋,严阵以待。风狂吹着,把柳条拉成水平线,然后又重重地甩出。原本平静的湖面在黑云的挤压下翻成一股股黑浪,由远及近地席卷而来,在岸边、在影友的脚下铺成弯弯曲曲的一条白线。“暴风雨就要来了!”我抬起头,竟有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肆虐的风使一向乖顺的秀发顽皮地遮裹我的脸,一种不可言状的惬意和舒爽弥漫心头。“雨要下大了,回去吧!”先生说。我自顾自地走着、喊着:“吹吧!下吧!”但雨终究没有洒下来,大块层积云缓慢地朝东南方漂移,似乎怜惜园里的游客——大家都没带伞呢!

    我们沿着湖边快步行走。举目西望,玉泉山上的玉峰塔若隐若现。“山色空濛雨亦奇”,这是苏轼西子湖的诗句。据说乾隆皇帝写过上万首诗,一定有不少咏昆明湖的吧,为何没有流传下来呢?据说“老佛爷”慈禧在园子里看戏时也曾舞文弄墨,但除了一身恶名,也没有作品传世。要是东坡先生晚几个朝代出生,恰好也来到颐和园,看到这景象,该会写出怎样令人惊叹的句子! 

    不一会儿,天幕豁亮起来。一团团乌云披上金边,变成橘红、淡紫、金黄。刚才还阴沉沉的昆明湖又沉浸在金色夕照中。我和先生登上景明楼,极目远眺,原本喧闹的湖面变得一片静谧,成了一面辽阔的镜子;泊在岸边的游船相互倚靠着,仿佛陪我们一起欣赏落日的壮丽。此时此刻,多么像人生旅程啊!这风和日丽、风卷残云的变幻,不正是波峰激荡的人生交响!

    我为四周的美景深深陶醉。来颐和园多少次了,为何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有多少人在此激动过,流连过?有多少画笔、相机在这儿描画过、记录过?我脚步轻盈得几乎要飞起来,像回到青涩而雀跃的少年。我拿出手机,“咔嚓咔嚓”地拍了好几张。从手机屏幕上观看,简直像“作品”了。我陶醉着,先生也不失时机地给予我表扬。是啊,美在自然,美在心境。面对这景致、这气象,要是没有令人欣喜的作品诞生,真是一种不可宽恕的辜负。

    穿过西堤,踏过高高的玉带桥,不觉间来到长达七百多米的颐和园长廊,看了下表,七点五十分,天色暗了下来,顾不上欣赏长廊的美景。若在白天,我一定会坐下来小憩片刻,拿出一本书,看上几页,读上几段,仿佛只有看了书,才有资格欣赏这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这座世界上最长、浓缩了深厚历史的文化长廊,临昆明湖,傍万寿山,在乾隆时代就创造了辉煌,可惜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经重新修建,才成今天的模样。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排云门从中穿过,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攒尖亭,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画廊一步一景,其故事绕故事的生动呈现,也许寓意着人生诸阶段的不同情怀吧。 

    沿湖边狭窄小径前行,不时有行人迎面而来,石板小路真够窄的,得侧身贴扶手才能通过。玉澜堂台阶上坐着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花白的胡须飘着,俨然一位美髯公。他半裸着上身,怡然自得,陶醉在自己拉着的二胡曲谱里。悠扬的旋律回荡着,飘进我耳鼓。我感觉,老人家拉的分明是岁月和人生。好几次我来游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如泣如诉的音韵,有时还带着伴唱,引得行人禁不住驻足赞叹。

    时间不早了,天色越来越暗,我和先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穿过文昌阁、林荫大道,再回到新建宫门,时针指向八点十分。前后七十分钟时间,我们绕湖走了整整一圈。回首远眺,十七孔桥在朦胧中隐约可见,对面的南湖岛隐没在深黛色的薄幕中,整个园林更加静谧柔美。

    临水边依然有一排三脚架支撑着,好几个“大炮筒”架在上面,执拗地、静静地守候。还能拍什么呀?——原来,有人要等着拍夜景。对影友来讲,这是他们一天中最后的作品,或许是最得意的呢。听人说,好作品永远在下一张,再下一张。不拍到无可再拍之时,谁会忍心打道回府呢!看门的大爷告诉我,园里规定晚八点关门,可夏天到九点也关不上。是啊,凉风习习的夏日黄昏,享受这醉人的园林风光,难道不是几近奢侈的幸福和满足吗?沐浴夜幕下的山光水色,沉迷于天籁、地籁、人籁之声,谁会舍得离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