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基层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
  • 技能成就梦想 ——成都市总工会实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见成效

    更新时间:2015-12-10 浏览次数:374 信息来源:李翔宇

    全面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顺应时代要求作出的重大选择。推进转型发展战略稳步前行的核心, 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勇于创业、善于创新的智能型人才。围绕这一使命,成都市总工会立足本土实际, 按照党委政府确立的 “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为新起点,紧扣实干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工会建设的新路径,以建设“技能提升”、“高位升级”、“技术创新”和“创新竞赛” 四个平台为抓手,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夯实劳动要素基础,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塑造优秀人才团队, 助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新局面。

    如何让企业职工主动提升劳动技能?近年来,成都市总工会把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作为全市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平台,以一线职工为重点对象,充分发挥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积极作用,工会积极服务, 企业自觉参与,职工主动竞赛,做大创新创业人才总量。

    2015 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以“技能成就梦想”为主题,由市级技能大赛、行业和区(市)县技能比赛、企事业单位技术比武赛等赛事组成,从不同层次提高职工的整体技能素质。大赛坚持项目设置对标一流水平,体现发展趋势,参照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突出传统产业特色与互联网+ 相结合,开设各类竞赛项目220 个, 涵盖了成都市传统优势工种和高端产业急需的数控机床装调计算机程序、动漫设计制作等多个工种。由于项目科学合理,紧贴企业生产实际,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彰显行业特色,发挥行业优势,提升行业水平,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为提高大赛质量和水平, 突出比赛成果运用,成都市总工会制定和完善《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奖励办法》,不断规范大赛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对于在比赛中获得优胜的选手,除获得物质奖励外, 对符合晋级条件的,可办理技能晋级手续。

    以“ 一赛三主体” 为标志的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的长期开展和模式创新,拓展了职工技能技艺交流通道,充分发挥了工会的服务职能, 充分调动了企业的能动性,充分激发了职工的主动性,形成了示范带动全市广大职工技能素质提高的核心力量,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015 年在全市高端产业、优势产业和企业中培养出300 名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多人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分别取得了全国第五、第八名的佳绩。

    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平台,创新的平台培育创新型人才。为促进职工技能工程与创新驱动战略的贯彻落实相结合。成都市总工会创新实施“三室一制”,培育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成都市总工会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科研机构、成都技师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科技服务机构建立了协作服务机制,组织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助推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在成都市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企业中,成都市总工会创新推进“三室一制”建设,即建立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并在工作室基础上推行名师带徒制度, 发挥劳模、高级技师和有技术特长及绝活的职工的领军作用,培育高技能职工协同创新团队,引导广大职工广泛开展技术攻关、管理创新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自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三室一制”实施以来,成都现有市级、区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10 个,涉及汽车、医药、轻工、电子、农业、高新技术等18 个行业, 取得创新成果1500 余项,获国家专利800 余项,创造经济价值近亿元, 签订师徒协议600 余份,创新聚合效应日益凸显。 

    ( 栏目责任编辑:程兴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