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悦读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悦读
  • 《习近平论治国理政》为啥这样火

    更新时间:2015-01-20 浏览次数:253 信息来源:祁 石 陈贝蕾

    去年11 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APEC 会议。当时与“APEC 蓝”这个词汇同时火爆的还有一本书,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据当时参加会议的服务人员了解,会议期间,在国家会议中心APEC 新闻中心,每天到货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成为参会人员的热门书,书一到就被与会者拿光。

    据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语种版本出版发行。去年10 月初该书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做了首发。国内发行后,该书目前已经发行100 多万册,成为2014 年国内本版图书的畅销书。

    如果仅仅认为这本书是领导人的一本著作集,是一本普通的政治读物,那就过于简单化了。说一本书是好书,需要去阅读品味,切实感受其价值和阅读的快乐。

    首先从装帧看,尽管有精装本和平装本两种,但都采用了统一的设计风格。尤其是封面设计打底一改过去领袖人物著作经常用的淡黄色衬底,而是用了乳白色,采用了工笔写意的手法绘制的习近平肖像作为封面大气端庄,用笔非常细腻,将习近平的平易近人和慈祥和蔼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收入的照片算起来一共45 幅,有黑白、有彩色,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从青年时代到担任总书记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工作情况,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

    这些还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该书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重要文献价值。书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 年11 月15 日至2014 年6 月13 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 篇,分为18 个专题。全面系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刻画了当代中国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的变化,也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更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后一系列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也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平实自然、坦诚谦和的品格,充分展示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责任担当,看到了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人民意愿的宏图大略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不变本色,从中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未来。

    普通读者需要了解一个大国领袖的治国理政思路吗?回答是当然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其撰写的《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的重要文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介绍》一文就有很好的阐释。他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阐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回答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来、明天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阐释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展示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宽广视野”;“宣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蔡名照认为,“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品味悠长醇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感受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和梦想追求,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更加理性地读懂中国。”

    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生活阅历,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真诚坦率、平实生动的文风。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集中体现了总书记善于运用生活中的语言叙事说理、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的风格。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故事鲜活生动,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平实自然、坦诚谦和的品格。比如,他在文章中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阐释政贵有恒、治需有常的道理,要求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表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决心;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形象地阐述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用“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说明不同文明既各具特色又能够包容互鉴。这些语言源于生活、源于群众,朴实自然接地气,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另外,本书收录的习近平在国际场合的多篇演讲,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打动人心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可以让外国朋友领略到中国领导人睿智风趣、谦和友善的独特魅力,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讲好了中国故事。

    难怪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撰写书评时,称这本书使他受益匪浅。施密特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告诉外国读者,中国的领导层遵循什么样的哲学,中国的发展方向依据何种战略方针。如此,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施密特说:“西方国家常常按捺不住冲动,在中国和中国领导人面前扮演教师爷的角色,这种好为人师往往源自傲慢因而碰壁。西方国家或许应该识相地放下身段,让公平竞争发挥作用。”

    总之,这本著作相当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习近平的哲学观、为政观、改革观、历史观和国际观,展现了他治国理政的主要思路和风格,确实值得所有关心中国的人士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