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悦读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悦读
  • 读书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更新时间:2014-12-20 浏览次数:278 信息来源:李 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读书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兴趣广泛的习近平视读书为自己最大的爱好。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忙碌的国事之余,只要有时间,他经常会选择读书作为自己的休息方式。2014 年2 月17 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习近平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习近平爱读书可以追溯到他的

    知青生涯。“爱看书”、“好学”是他当年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在他们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的书,有数理化的书,那时候不通电,他就在煤油灯下看书,有时候连吃饭也忘记了。2013 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回忆:“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山上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

    2014 年5 月,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习近平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因此,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

    习近平认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他把读书学习看作是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他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这些作家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至今他都记得很清楚。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时,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中很多是在法国负笈求学的,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聂荣臻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由于这个原因,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可见,习近平读书涉猎非常广阔,单就对俄罗斯、法国文学的了解程度而言,可以与研究欧美文学的专业人士相媲美。

    有益的知识要入脑入心

    2014 年5 月,在上海考察时,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关于领导干部读书的方法问题,他提出领导干部读书“三要”,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书;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领导干部要选读下列三方面的书: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此外,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应该有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关于读书学习的具体做法,习近平认为:第一,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第二,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运用理论和知识着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第三,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发扬挤劲、钻劲、韧劲,做到每天读书、终身读书。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